2020年4月3日上午,新冠疫情还未彻底散去,我院新年首场学术讲座通过腾讯会议在云端开展。浙江大学冯全功副教授应邀作了题为“跨学科翻译研究的纵深发展路线——以翻译修辞学为分析中心”的讲座。讲座由覃江华副院长主持,共有120余位学院教师、研究生和其他院校的师生聆听本次讲座。
冯全功老师首先从两张照片讲起与华农的特殊感情,一下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引发了情感上的共鸣。接着他谈到中西方修辞学传统的异同,及语言(尤其是修辞)对于翻译的重要性。他提出,语言与修辞同在,翻译与修辞同在。学科间性在翻译研究中广泛存在,是翻译研究的本质属性之一,催生出了众多跨学科翻译研究(如翻译修辞学),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翻译学的繁荣发展。
冯老师指出,深度跨学科翻译研究的发展路线具体包括6个方面:寻觅供体学科、了解彼此概况、选择研究视角、学会重点突破、贵在持之以恒,终于融汇贯通。目前,翻译学主要还是受体学科,因此,跨学科翻译研究要对供体学科进行全面的了解,让问题先行,以方法论和兴趣为导向,专注某一领域小题大做,要有股持续的钻劲,最终实现融会贯通。冯老师认为,融汇贯通是跨学科研究的最高境界,不仅要求打通学科界限,还要能打通古今中外界限。他强调学科知识的古今中外打通是一种解蔽,不能蔽于中而不知西,也不能蔽于今而不知古。
冯老师最后说,要怀揣虚心的态度向其他学科学习,“转益多师是汝师”,“从盲人摸象到明人观象”。通过引经据典、中西对比和现身说法,他生动地道出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跨学科翻译研究之路。
覃江华副院长对本次讲座进行了简要总结。他赞同冯老师提出对其他学科要有开放、包容之心的观点,同时指出,学术研究需要有大格局,中西古今四维打通;在抗击新冠肺炎最关键的时刻,以李兰娟院士为首的浙大逆行者大力支援武汉,给了这座城市以新的生命。今天,同样来自浙大的冯全功老师通过一场学术报告,给我们带来了精神上的享受和思想上的启迪。他的讲座不仅有illuminating ideas(颇有启发的观点),而且传递出一种can-do spirit(敢于作为的精神)。参与讲座的师生在线上纷纷留言,对学院提供的良好交流平台及冯老师带来的精彩讲座表示感谢。大家一直认为,云端讲座形式新颖,组织紧凑高效,开启了学术交流新模式,听完讲座受益匪浅,希望能与冯老师进一步交流相关学术问题。
专家介绍:冯全功,南开大学翻译学博士,浙江大学外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天津外国语大学中央文献翻译研究基地兼职研究员,iResearch外语学术科研网科研骨干,《山东外语教学》、《北二外学报》等多家期刊审稿专家。冯老师已发表翻译研究论文90多篇,发表的刊物包括《外国语》、《中国翻译》、《上海翻译》、《外语界》等;出版翻译学术专著2部(《广义修辞学视域下<红楼梦>英译研究》,外教社,2015;《<红楼梦>翻译研究散论》,浙大出版社,2018);编著1部(《中国文学译介与传播研究》(卷三),浙大出版社,2018);译著1部(迟子建中篇小说《踏着月光的行板》,与刘士聪合译, Homa & SeKey Books, 2019)。冯全功老师主持国家青年社科基金项目1项(文学翻译中的修辞认知研究,在研),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1项(译后编辑与译后编辑能力研究,已结项),浙江省社科一般项目1项(跨学科视域下的翻译修辞学研究,已结项),中央高校基金项目3项(已结项),参与多项省部级与国家级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