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下午,山东大学翻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峰应邀做客第254期“外语论坛·专家论道”,以“如何结合语料库研究文学翻译的‘文学性’”为题,为vic008维多利亚师生带来了一场学术盛宴。本次讲座由我院贺赛波副教授主持。王峰首先以泰戈尔—冰心的比较文学影响研究为案例,分析了冰心从翻译泰戈尔散文诗《吉檀迦利》《园丁集》到创造小诗《繁星》《春水》的诗学借鉴与创新。通过语料库的共同主题词、平均句长的方法对比了两种诗歌体裁的形式特征,结合概念隐喻、社会文化语境展示了冰心的诗学创新。
王峰谈到,泰戈尔作为亚洲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诗人,对当时的中国文学界产生了深刻影响。冰心作为当时文坛的重要人物,其翻译的泰戈尔诗集《吉檀迦利》《园丁集》等作品,不仅深受读者喜爱,也对她个人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王峰抛出一个比较文学影响研究的问题,引发师生思考:数十年间的泰氏诗风沐浴浸染,对冰心的文学观念有何影响?对此,王峰从诗歌的句式层面和意义层面着手,利用语料库工具对冰心作品及泰戈尔作品进行对比。其中,意义层面又具体分为意境、意象和意味。通过对句式的分析,他指出冰心的翻译作品中超长句使用最多,而原创诗歌中则以超短句为主。通过语料库和语言学方法研究,可以从诗歌的句长、语气助词(mood particle)以及呼语(vocative)的使用,判断诗歌的交际对象和事物间的关系。他发现冰心的诗歌创作在形式和功能上具有独特的特点,特别是在句子长度和人际互动方面的处理,体现了其作品的风格和与读者沟通的方式。此外,通过对诗歌中主题词如“天空”“光明”“生命”的分析,他揭示了冰心如何在泰戈尔的森林哲学基础上,构建了以海洋为背景的诗歌意境,体现了“海的女儿”的特质,与泰戈尔的“大地”“森林”形成鲜明对比。通过对比二者的作品在意境、意象和意味上的不同,王峰认为冰心一方面的确受到了泰戈尔的生死哲学和自然诗学的影响,另一方面打造出以母爱、儿童、青年为主题的“爱的哲学”这一独特诗学品格。
王峰还以葛浩文翻译《狼图腾》为例,讨论了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生态议题。他通过生态批评的理念,结合语料库检索行,证明了被译者舍弃的内容折射出生态整体主义、生态本质主义、可持续发展观,指向了译者改写后翻译文学生态意义的损耗。他利用语料库方法,细致地对比了原作与译作,发现葛浩文在翻译过程中进行了大量删减和调整,涉及对草原恶化、天鹅被杀等生态和文化细节的处理。这些删减和调整反映了译者在面对不同文化背景和预期读者群体时所做的策略性选择,旨在使作品更加符合目标语言读者的阅读习惯和审美期待。
王教别注意到了葛浩文对生态意义的处理。虽然删减内容中包含了许多生态危机的直接描绘,但他指出,译文中依然保留了对鄂伦春草原地理位置、战略意义的描述,以及对蒙古族天葬习俗的提及,这表明译者在减少篇幅的同时努力保持了作品的生态主义精神和少数民族文化的特色。通过对比分析,他构建专门的语料库集中研究被葛浩文舍弃的内容,探索其背后可能的生态和文化含义,进而讨论这些删减对作品整体生态地位的影响。
这项研究强调了语料库方法在翻译研究中的创新应用,不仅关注原文与译文的对应,更深入探索了译者决策背后的动机与影响,特别是对生态议题的处理,这为文学翻译研究开辟了新的视角,即通过分析译者如何“不译”,来理解翻译行为对原文信息和文化意涵的重构。通过这样的分析,我们不仅能理解翻译作品的生态文学性如何在跨文化传递中被塑造,还能洞察翻译作为一种文化实践在维护或改变原文生态信息方面的作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语料库等现代技术在文学翻译研究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这些技术将继续推动文学翻译和比较文学领域的理论与实践发展,为我们揭示更多文学作品的奥秘和魅力。
【专家简介】王峰,山东大学翻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同济大学文学博士、布鲁塞尔自由大学应用语言学博士,国际韩礼德语言学研究会秘书长,山东省泰山学者青年专家。研究方向:功能语篇分析、语料库翻译学。在Perspectives, Critical Arts,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Communications, SAGE Open, Psychology in the Schools, Australian Journal of Linguistics, Style, Target, Functions of Language, Chinese Semiotic Studies,《外国语》《中国外语》《中国翻译》《外语教学》《外语研究》《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外语电化教学》《上海翻译》等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